最近我一直困惑、郁悶,一是業(yè)務不見長進;二是工作缺乏激情;三是自身出現(xiàn)惰性。
每次拜訪客戶,我總希望出現(xiàn)奇跡,發(fā)生訂單,從3月到11月,幾乎每次出差都能讓我感受到奇跡帶來的樂趣,由此我也感受到激情給工作帶來的幫助。然而,這趟出行讓我感到空前的失落、迷茫、絕望。每天早上,我無法找到起床的動力;每天夜幕,計劃似乎無從落筆;背上公務包,更是不知道從何做起。總是認為今天要去拜訪的客戶是沒有希望的,事實也在一步一步確認著自己的判斷。
我奢望著剛進入銷售行業(yè)的那種激情:一天可以拜訪5到6家客戶;一天可以轉戰(zhàn)2到3個城市;一天可以收到1到2個希望。我想找出自己工作出現(xiàn)惰性的原因,不巧遇到一個老業(yè)務員,他告訴我他也有同樣的問題,問其原因,答曰:因為你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判斷”。是啊,剛開始,我以進門作為拜訪成功的標尺;今天,我以成交作為拜訪成功的標尺;在這之前,客戶的信息在我這里只是一張白紙,通過拜訪,我知道了客戶的基本需求,購買實力,興趣偏好,所以,我能夠在拜訪之前做出分析、預期拜訪的結果。
預期是一種想,拜訪是一種做;想不開的困惑直接導致了我做不來的困惑。
在關鍵時刻朋友給了我鼓勵,給了我解決問題的思路。我發(fā)現(xiàn)自己遇事往近的想得多,往遠的想得少;往難處想得多,往易處想得少;往壞處想得多,往好處想得少。沒有拜訪之前就認為沒有希望,那就永遠不可能有拜訪;沒有希望就不登門拜訪,那就永遠也不會有希望。
我認為,做好一件事情,需要解決五個問題:一事要明確做事的目的。二是解決意愿問題。三是要解決能力問題。四要解決做事的方法問題。五是要解決心態(tài)問題。目的是自己的人生理想,自己選擇了銷售的道路,自然也就不可能存在這一問題。同時,銷售也是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也并非被迫出差,看來意愿也不是自己的問題,那只有做事能力、做事方法和做事心態(tài)的問題了。能力要通過實踐來檢驗,這個問題只能是做了再說;方法來自專業(yè)、技術和策略的學習,它本身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自我修正的過程,同樣只能蓋棺定論。心態(tài)也就成了自己工作動力的唯一絆腳石。
做成一筆業(yè)務,心態(tài)陽光;沒有業(yè)務產生,心情沮喪。我終于明白:原來自己喜歡享受工作的喜悅,卻不愿承擔工作的平乏。不去拜訪客戶,一味地停下來審視,一味地希望生活出現(xiàn)奇跡,一味地追求成功帶了的喜悅,卻不知,生活是平凡的,生活中沒有奇跡!
任何工作都只是一個平淡的載體,生活中不可能永遠有激情澎湃的事情讓你去做,更多的只是平淡。要克服這種沒有業(yè)務帶來的失落感,就必須要有超常的意志。
在拜訪客戶之前,所謂的學會了分析、學會了判斷,其實就是學會了偷懶,學會了給自己找惰性的借口。堅持拜訪每一個客戶、堅持走完每一寸屬于自己的土地,那么成功的喜悅是會隨時光臨你的。向許三多學習,你自然可以成為最好的兵!
因此,我只要一直向前跑就可以了,不要停下來看結果,因為生活中沒有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