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發展變化的特性,決定了我們必須不斷地去學習,才能適應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煤炭行業的生產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去的肩扛手挖到今天的機械化開采,從以往的“人海戰術”到今天的信息化、自動化采煤,都說明了一個道理——“不學”無以發展、不用無以致勝。
首先,教育培訓關系著安全。古人云:“凡為治之大本,莫善于抑末而務本”。翻開安全生產事故報告,我們不難看到,一個個血淋淋的事故都與安全教育培訓有關;不是領導不重視安全生產,就是安全培訓不到位、未持證上崗,或者是雖然也開展了安全教育培訓工作,但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有的在做表面文章,有的在搞突擊性的培訓以應付檢查,總之,安全生產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安全教育培訓的問題。所以,只有做到了“抑末務本”,緊緊抓住安全教育培訓這個重要環節,才能從根本上抓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其次,教育培訓關系著公司“軟實力”的提升——員工隊伍的建設。人力資源是企業的第一資源,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近年來,雖然公司員工隊伍里有知識的大學生逐漸增加,但這個群體因為缺乏實踐經驗往往成為隱患之一。所以,做好后續的教育培訓,做好在崗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訓就顯得至關重要。邊工作、邊培訓,邊實踐、邊學習,公司的教育培訓關系著我們每一名員工將已有的知識真正“外化于行”,也關系著我們整體員工隊伍的成長發展。
再次,一切措施,不落實就都是空談。要想抓住“教育培訓”這一務本之策,還需抓好其落地之旅。這其中,需要做到三點:一是持之以恒,從點滴做起。開好班前會、堅持每日一題學習,并加強對日常工作中危險源的再辨識。二是健全制度,從個人做起。制定日常培訓實施措施,建立健全各類職工培訓臺帳和考核制度,從整個思維模式以及行為模式上徹底改變員工的學習態度,變“讓我學習”為“我要學習”。三是因“需”施教,從實效做起,要按照“實際、實用、實效”和“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學什么”的原則,根據現場的實際工作選擇培訓內容,有計劃地進行基礎理論知識、安全操作知識、專業技術、技能和操作規程培訓,讓培訓內容能夠在員工的工作實踐中得到應用。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不僅適用于我們個人,更適用于我們的企業。其中,對于個人而言,“學”主要指的是個人的主動學習;于企業而言,“學”則更側重的是教育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