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固件就是在窯爐爐殼或支撐結構上安裝的金屬或非金屬部件,并埋入耐火混凝土襯體中,起錨固和連接的作用。它一般適用于爐墻和平式爐頂等部位。
錨固件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金屬錨固件,即特質的耐火磚(即錨固磚)等,一類是金屬錨固件。錨固件中也包括支撐件。
錨固件使用的歷史較久。近些年來,隨著不定型耐火材料的發展和在工業窯爐上的應用,錨固件的形式增多,其作用更加突出。
金屬錨固件適應在較低的溫度下工作,以保證整個結構的牢固性。金屬錨固件不宜采用低碳鋼,應盡量采用合金鋼,非金屬錨固件,可采用高鋁質或粘土質制品,視溫度的高低而定。無論采用哪種形式的錨固件,其熱膨脹值應盡可能與錨固對象相近。
爐墻錨固件:錨固件間距沒有嚴格規定,一般水平方向為550—600毫米,垂直方向450—500毫米。具體尺寸可根據爐墻厚度、高度及錨固件種類等條件而定,總的原則要保證爐墻與鋼結構的牢固結合,冷端應盡量靠近爐殼,且能自由活動,如圖所示。
為了提高重載爐墻的穩定性,可設置支撐錨固件,其水平間為1000毫米左右,深度約為內襯厚度的50—70%。
爐墻采用金屬錨固件,其形式一般有V、Y和廠形等多種(如下圖a、b、c)。布置情況(如下圖d)
金屬錨固件要與爐殼鋼板焊接牢固,另一端應與受熱面有一定間距,以保證其正常工作。
爐頂錨固件:平式爐頂宜采用吊掛錨固構造形式,可與爐墻完全分開。錨固件的分布,一般為規則排列,其行間中心距為360*460毫米。再大時,錨固件易損壞;如太小,則施工不便。爐頂錨固件多采用非金屬的,要吊直,不可偏斜,否則會因扭矩作用而使錨頸斷裂,甚至造成爐頂塌落。錨固件與工字鋼或圓鋼管的連接,可采用合金圓鋼,金屬鑄件或普通鋼。如采用金屬錨固件時,伸入耐火混凝土中的端部與受熱面的距離應大于30毫米。最常用的爐頂錨固件吊掛形式,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