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注料具有施工工期短、保溫效果好、整體強度高等優點,所以廣泛應用于加熱爐爐襯的各個部位。在冬季施工時,一般要求攪拌水溫控制在15~35℃,養護溫度嚴格控制在5℃以上。尤其北方地區冬季氣溫基本都在零度以下,一些施工現場環境溫度太低,導致澆注料流動性很差,凝固時間延長,若不采取保溫措施,澆注料會被凍壞,損失慘重,從而嚴重影響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因此,冬季澆注料施工時,必須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對施工環境溫度提高至5℃以上,才能保證澆注料不被凍壞,施工過程才能順利進行。
1冬季低溫下施工對澆注料性能的影響
(1)低溫下施工,澆注料很難攪拌均勻,從而影響材料施工后的成型。
(2)低溫下施工,澆注料攪拌及放料過程中,流動性變小,澆注時容易形成空洞。
(3)低溫下施工,澆注料強度會變低,凍壞后更容易形成松散狀態,拆模時極易脫落、掉塊。
(4)低溫下施工,澆注料中游離水因上凍而在烘烤過程中,材料易出現剝落現象。
2澆注料冬季施工的防凍措施
2.1澆注施工前的防凍措施
澆注料澆注施工前防凍措施,包括澆注料運輸及儲存的防凍。運輸過程中,要注意防雨、雪,使用專用的冬季運輸覆蓋布包裹覆蓋,盡量減少多次轉運的中間環節,妥善選擇合適運輸車輛。儲存過程中,澆注料到達現場后,一定要放在不漏雨的倉庫或施工廠房內,存放在干燥且地勢高的地方,最好存放澆注料的地面上先鋪一層木托盤,防止澆注料返潮。
2.2澆注過程中的防凍措施
在澆注料澆注施工過程中,有以下方法能夠保證澆注料不被凍壞:
(1)攪拌用水加溫。向攪拌用水的儲水桶里放入電熱加熱器或通入蒸汽,還可以在桶下面點燃木柴對儲水桶直接加熱,提高水溫至15~35℃。
(2)澆注料攪拌時加入一定量的促凝劑,能夠縮短凝固時間,起到因澆注料凝固緩慢而上凍,最好與水溫加熱同時進行,效果更佳。
(3)攪拌好的澆注料應盡快使用,防止在運料過程中上凍。縮短運料距離,澆注料攪拌好后立即運至澆注部位,以不超過15min用完為宜。冬季施工時,應盡量再縮短運料時間,防止澆注料運料中的澆注料上凍,澆注料倒入澆注部位后應及時振動。
2.3澆注后養護的防凍措施
冬季,澆注料澆注施工一部分完畢后,應及時采取保溫防凍措施,才能保證澆注料養護過程中不被凍壞。現場實用的養護保溫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施工現場放置一部分碘鎢燈或暖風扇,利用熱輻射原理,提高一定區域的環境溫度,從而達到澆注完畢的材料養護保溫效果。采取此方法一定要注意人員的防觸電,電線線路布置、碘鎢燈或暖風扇放置位置以不妨礙作業為宜。
(2)在施工現場放置幾個利用油桶制作好的火爐,點燃火爐內焦炭或木柴,從而提高溫度。點燃木柴煙氣比較大,影響施工人員作業。這是在現場實施保溫條件受限的情況下,為保證工期,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
(3)有條件的施工現場,可以布設管道通蒸汽,提高環境溫度,此方法既安全又能達到保溫效果,溫度也比較均勻、持久,是比較好的方法。有條件的施工現場建議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澆注料環境溫度的養護保溫。
3結論
通過很多施工現場澆注料冬季施工指導實踐可知,若能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改善澆注料在冬季的施工狀況,可以避免澆注料凍壞,能產生較好的施工效果。
(1)澆注施工前采取有效的防凍措施,就能使澆注料在運輸、儲存過程中,澆注料不被凍壞。主要還是運輸中防雨、雪,現場存儲防水、防返潮,為澆注料澆注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礎。
(2)澆注過程中主要是對攪拌用水加熱,縮短運料距離,攪拌好的料盡快使用,及時振動。這樣就杜絕了澆注料澆注過程中上凍的風險。
(3)選擇合適的促凝劑,按照一定量加入,能夠加快澆注料的硬化,也能避免短時間內低溫環境對澆注料的凍害,從而避免澆注料脫模及烘爐過程中產生疏松、掉塊等。
(4)澆注完畢的澆注料養護過程中,保證養護環境溫度尤為重要。若能積極采取合適的養護保溫方法,會有效避免澆注料冬季施工的上凍,從而澆注施工達到良好的效果。